师生活动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师生活动

【考博先锋】摄其所思,绘其所梦——研132班刘赋樊

[来源]:人员机构[日期]:2016-06-21[访问次数]:23

        每个年轻人心底都有一个梦想,主张做自己喜欢的事。实现梦想的道路很漫长,但因为心里有着一份热忱,于是在每个醒来的早晨都会坚定信念,做好每一件事,刘赋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。

01.png


        刘赋樊,教师教育学院研132班的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师从曹晓华教授,现被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大学信息系统学院录取,攻读信息安全管理专业博士学位。邀约刘赋樊,遇到的却是他的“太谦虚”。他一再表示自己不够分量接受采访,坦言自己并不能起到模范作用。通过进一步的接触才了解到,他一开始的推辞,不是一般理解的客套,而是渗透在骨子里的谦虚。

        他坦言道以前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,平时很少主动与别人交流,也很少结交新朋友。但是受到一个热情大方、爱交朋友的室友的影响,他试着主动和想认识的人接触,和别人聊聊共同的爱好。考博的时候,他选择了信息安全管理专业,学校的排名不是很靠前,但是他觉得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、自己敬仰的博士生导师才是最有价值的,学校的名气都是外在的。

兴趣是最大的动力

因为兴趣,从读研的第一年起,刘赋樊就已然投入到忙碌而紧张的生活之中。除了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之外,他对自己情有独钟的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机交互领域从来没有放下过。因为本专业的同学和老师没有人对此领域进行专门研究,所以他自己阅读了一些设计心理学相关的书籍、文献和研究报告。思考问题时,他倾向于从不同视角和思维方式去分析。另外,他还通过一些学习平台自学计算机编程和一些相关知识。刘赋樊强调,对一个问题的研究,不仅需要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数理逻辑,也需要对相关领域有所了解。与此同时,刘赋樊也对科技产品有着一定的兴趣,经常阅读一些国外媒体上的科技新闻,及时了解科技产品发展动向。

通过采访了解到刘赋樊最喜欢摄影,自从买了单反相机,他一有时间就进行摄影学习和拍照练习。他觉得摄影能提高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敏锐度,让他试着离开电脑屏幕去感受生活,让他觉得生活更美好。同时他还学习了一些视频剪辑软件的使用方法。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,他对人机交互与设计艺术的交叉领域——交互媒体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,并且坚持不懈。从他坚定的语气中,我们感受到了兴趣给他带来的满足感。


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但是只有兴趣,没有努力和准备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。从研一开始,刘赋樊参与每周一次的课题组研讨会,与同门讨论领域内的相关问题,还经常帮助同门解决一些学术和生活上的问题,并且养成了对自己近阶段进行规划、记下备忘录的好习惯。他觉得导师虽然对自己很严格,但是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,很感谢恩师的指导。到了研二,他继续关注最新的研究动向,开阔视野,活跃思维。由于先前扎实的基本功底,刘赋樊在备考阶段显得游刃有余。英语考试似乎被很多人看成是考博的拦路虎,但对刘赋樊而言却算不上挑战,因为他在研二就参加了托福考试,并兼职了一阶段英语老师的工作。他觉得考博的成功离不开平时的所闻所见和所学。

在梦想的道路中,每一次付出,每一滴汗水,都会变成一份沉甸甸的喜悦。在老师、同学和朋友的关心、支持和鼓励下,刘赋樊实现了梦想。有如此乐观态度,相信他在梦想之路上能继续享受这份充盈与美好。


文/图  陈毓颖


返回原图
/